划重点:3分钟读懂数据标准新动向
19日,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5年“标准周”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。国家数据局透露,今年将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 ,涵盖高质量数据集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,助力人工智能、数据流通利用、智慧城市等产业发展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民营企业将被鼓励深度参与标准制定 ,为行业注入创新活力!
“多出标准、快出标准、出好标准。” ——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
核心解读:41项标准背后的产业机遇
1️⃣ 标准覆盖三大重点领域
高质量数据集 :推动数据资源化、资产化,赋能AI训练与大数据应用;
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:夯实数字底座,支撑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;
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:加速智慧交通、智慧医疗等场景落地,提升城市治理能力。
政策倾斜 :明确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制定,激发市场创新活力;
行业影响 :民企的技术优势和敏捷性将加速标准落地,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。
3️⃣ 标准化行动倡议发布
协同共建 :联合国家级、行业、地方标委会,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;
试点验证 :通过试点项目积累经验,确保标准可操作、可推广;
实效提升 :强化标准落地执行,推动数据治理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。
为什么这41项标准如此重要?
产业升级加速器 :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,标准化是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;
政策红利窗口期 :到2026年底,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将基本建成,企业需抓住先机;
国际竞争力提升 :标准统一有助于中国数据产业走向全球,抢占话语权。
2025风向标:这些领域将迎爆发
人工智能 :高质量数据集标准助力模型训练效率提升;
智慧城市 :全域数字化转型标准推动城市智能化升级;
数据流通 :促进跨行业、跨区域数据共享,释放数据经济潜力。
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1️⃣ 紧跟政策导向 :关注41项标准的制修订动态,提前布局相关业务; 2️⃣ 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:民营企业可通过行业协会或直接申请参与标准起草; 3️⃣ 技术储备先行 :聚焦数据治理、数字科技等重点领域,打造核心竞争力。
📢 互动话题
👉 你认为哪些领域最需要标准化?
👉 民企参与标准制定会带来哪些改变?
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! 👇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